1、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原因和条件。一般根据风险因素的性质划分为实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三种类型。
实质风险因素又称物理风险因素,是有形的并能直接影响事物物理功能的有形因素。
道德风险因素是与人的品德修养有关的无形的因素,即是由于个人的不诚实、不正直或不轨企图促使风险事故发生,以致引起社会财富损毁或人身伤亡的原因或条件。
心理风险因素是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因素,又称风纪风险因素。它是由于人们主观上的疏忽或过失,以致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程度的因素。
以上三种风险因素中,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属于与人的行为有关的风险因素,故二者归入无形风险因素或人为风险因素。
2、风险事故
风险事故是指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
3、损失
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和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
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构成的统一体。这三者的关系为:
(1)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条件,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
(2)风险事故是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失的直接的或外在的原因,是损失的媒介;
(3)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和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故风险事故发生会造成损失。
系统性风险是指国家因多种外部或内部的不利因素经过长时间积累没有被发现或重视,在某段时间共振导致无法控制使金融系统参与者恐慌性出逃(抛售),造成全市场投资风险加大。系统性风险对市场上所有参与者都有影响,无法通过分散投资来加以消除。
系统性风险包括政策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汇率风险。其中政策和宏观的变化交互影响市场的流动性。
系统性风险可以用贝塔系数来衡量。
风险评估一般要用数据表来分析。
风险的结构即风险的要素.一般认为,风险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构成,这些要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风险的存在,发展和发生.
(一)风险因素
1.含义
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程度的原因和条件,它是导致风险发生的潜在原因.
形式
风险因素可分为物质风险因素,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
(1)物质风险因素.这是指有形的,并能直接影响事物物理功能的因素,即某一标的本身所具有的足以引起或增加风险发生的机会和损失幅度的客观原因.如地壳的异常变化,恶劣的气候,疾病传染等.物质因素不为人力所控制,是人力无法左右的因素.
(2)道德风险因素.这是指与人的品德修养有关的无形的因素,即指由于个人不诚实,不正直或不轨企图,促使风险事故发生,以致引起社会财富损毁和人身伤亡的原因或条件.如纵火,欺诈,放毒等.这些不道德的行为必然促使风险发生的频率增加和损失幅度的扩大.
(3)心理风险因素.这是指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的无形的因素,即指由于人的不注意,不关心,侥幸,或存在依赖保险心理,以致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幅度的因素.例如,企业或个人由于投保财产保险,就放松了对财物的保护;投保了人身保险,就忽视自身的身体健康等.
上述风险因素中,由于道德风险因素和心理风险因素都是无形的,都与个人自身行为方式相联系,而在实践中又难以分界定,所以通常将两者统称为人为因素,以便区分.
(二)风险事故
含义
风险事故是指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害的直接原因,只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
2.风险事故意味着风险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即风险的发生.
(三)损失
含义
(1)就广义的损失而言,它是指某种事件的发生,给人们造成物质财富的减少和精神上的痛苦.
(2)从保险角度来看,损失是指非故意的,非预期的和非计划的经济价值的减少(狭义损失的定义).
保险所指损失必须满足两个要素:一是非故意的,非计划的,非预期的;二是经济价值或经济收入的减少.两者缺一不可.
2.分类
损失,在保险行业中又可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1)直接损失是指承保风险造成的财产本身的损失;
(2)间接损失是指由于直接损失而引起的损失,间接损失包括收入减少,利润损失以及后果损失等.
(四)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三者之间的关系
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构成的统一体,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简单表述为:
增加或产生
15%结果提及
目标设定
14%结果提及
风险评估
13%结果提及
控制活动
11%结果提及
监控
10%结果提及
信息与沟通
10%结果提及
事件识别
10%结果提及
风险对策
8%结果提及
管理
3%结果提及
环
2%结果提及
物
2%结果提及
人
2%结果提及
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包含组织的基调,它影响组织中人员的风险意识,是企 业风险管理所有其他构成要素的基础,为其他要素提供约束和结构。 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主体的风险管理理念、它的风险容量、董事会的监 督、主体中人员的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胜
风险系统分析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用于识别、评估和管理风险。在进行风险系统分析时,通常需要考虑以下三要素:风险源:风险源是指可能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因素或来源。这些风险源可以是内部的,如组织的策略、流程、人员、技术等,也可以是外部的,如市场变化、自然灾害、法律法规等。通过识别和分析风险源,可以了解风险的潜在原因和可能的影响。风险事件:风险事件是指由风险源引起的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或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对组织的目标、业务、声誉或其他方面造成负面影响。对于每个已识别的风险源,需要评估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及其潜在影响,以确定其重要性和优先级。风险影响:风险影响是指风险事件发生后可能对组织造成的后果或损失。这包括直接的财务损失、业务中断、法律责任、声誉损害等。评估风险影响时,需要考虑其程度、范围和持续时间,并将其与组织的承受能力进行比较。除了以上三要素之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风险的可能性、可控性、监测和预警能力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帮助组织全面了解风险情况,并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来降低风险、提高韧性并保护组织的利益。需要注意的是,风险系统分析是一个迭代的过程,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以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组织应该将风险系统分析与其他管理活动相结合,形成一个综合的风险管理框架。
1、风险因素分析法。风险因素分析法是指对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进行评价分析,从而确定风险发生概率大小的风险评估方法。其一般思路是:调查风险源→识别风险转化条件→确定转化条件是否具备→估计风险发生的后果→风险评价。
2、内部控制评价法。内部控制评价法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结构的评价而确定审计风险的一种方法。由于内部控制结构与控制风险直接相关,因而这种方法主要在控制风险的评估中使用。
偏差分析,是探测数据现状、历史记录或标准之间的显著变化和偏离,偏差包括很大一类潜在的有趣知识。如观测结果与期望的偏离、分类中的反常实例、模式的例外等。
数据挖掘中,偏差分析是探测数据现状、历史记录或标准之间的显著变化和偏离,偏差包括很大一类潜在的有趣知识。如观测结果与期
望的偏离、分类中的反常实例、模式的例外等。
在项目管理中 偏差分析 指实际完成工作与计划完成工作之间的差异。具体分为:
进度偏差(SV)=已完工作的预算费用(BCWP)-计划完成工作的预算费用(BCWS)
成本偏差(CV)=已完工作的预算费用(BCWP)-已完成工作的实际费用(ACWP)
一、二者的先后顺序不一样定量风险分析一般在定性风险分析之后进行。
二、二者的目的不一样1、定性风险分析的目的是利用已识别风险的发生概率、风险发生对项目目标的相应影响,以及其他因素,例如时间框架和项目费用、进度、范围和质量等制约条件的承受度,对已识别风险的优先级别进行评价。
2、定量风险分析一般应当在确定风险应对计划时再次进行,以确定项目总风险是否已经减少到满意。
一、二者的先后顺序不一样定量风险分析一般在定性风险分析之后进行。
二、二者的目的不一样1、定性风险分析的目的是利用已识别风险的发生概率、风险发生对项目目标的相应影响,以及其他因素,例如时间框架和项目费用、进度、范围和质量等制约条件的承受度,对已识别风险的优先级别进行评价。
2、定量风险分析一般应当在确定风险应对计划时再次进行,以确定项目总风险是否已经减少到满意。
重复进行定量风险分析反映出来的趋势可以指出需要增加还是减少风险管理措施,它是风险应对计划的一项依据,并作为风险监测和控制的组成部分。三、二者使用的依据不同1、定性风险分析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管理计划。
(2)已识别出来的风险。
要对风险识别过程中发现的风险及它对项目的潜在影响一起进行评价。
(3)项目状态。
项目的不确定性在生命期的不同阶段会发生变化。
边设计边施工项目刚开工时,设计不成熟,会有变更,因此会发现较多的风险;而当设计大部分完成时,项目的技术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4)项目类型。
使用最新或首次使用的技术的项目或者非常复杂的项目的技术不确定性大,海外工程管理风险大,等等。
(5)数据精确度。
进度、费用等方面数据的精确度表明了项目班子对风险了解和理解的程度。
它不仅衡量出可利用数据的范围,而且还衡量出数据的可靠性。
因此,在使用过去识别风险时曾用过的数据时,要针对当前项目的具体情况重新进行评价。
(6)计量标度。
计量是为了取得有关数值或确定排列顺序。
计量使用标识、序数、基数和比率4种标度。
(7)假设。
对识别出来的假设,要将其作为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价。2、定量风险分析的依据(1)历史信息——从行业或企业得到类似的已完项目信息,风险专家对类似项目的研究资料,以及风险数据库。
(2)项目范围说明书(3)风险管理体系文件风险管理体系文件规定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包括执行风险管理的岗位职责、预算和计划时间的风险管理活动,风险分类,风险分解结构和修订的有关方面的风险承受度。
(4)风险清单已识别风险的清单、项目风险的相对排序或优先级清单,以及按照分类分组的风险。
(5)项目管理计划项目进度管理计划。
项目进度管理计划为项目进度的计划和控制规定了格式和标准。
项目成本管理计划。
项目成本管理计划为项目费用的计划、组织、估算、预算和控制规定了格式和标准。扩展资料:
一、定量风险分析的成果1、已量化的风险优先清单。
2、偏差分析:预测项目偏离进度和费用目标的程度和可能发生偏离的概率。
3、完工估算:以当前计划和当前掌握的项目风险知识为基础,使用风险量化的手段,可以估测完成项目目标的概率。
4、定量风险分析结果中的趋势:随着分析工作的进行,分析结果中表现出的“趋势”会逐渐清晰,它会给制订风险应对计划和进一步的风险分析创造条件。二、定量风险分析的优缺点1、定量风险分析有几种优势。
它为高层经理提供了相当直接的数字;也相当简单,而且能容易地应用各种逼近模型。
定量分析后的许多具体调查工作可以用最小优先经验执行。
2、执行风险分析的一些步骤会在本章的后面论述。
然而,定量风险分析的弱点也是比较明显的。
当它从预算或审查数据中提取某些因素时,往往忽略其他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