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原回答
第一反应是河道水面下干挂石材 ? 那还不如给长城贴瓷砖,指不定能创收回本。
但是(考点来了哟),有河南网友特意说明,干挂石材区域的确有部分「原河道水下区域」,这轮改造,部分河道需要挖深,无需挖深的浅溪用作蓄水,河道挖深后水面下的「原河道内壁」便露出水面,变成了「人行道内壁」供市民通行,所以才挂上了石材。
按此说法,自己理解成品应该类似韩国汉城「清溪川」的改造效果,原河道部分区域挖深束水,周遭留出「第一层河堤」供市民戏水纳凉,大雨时洪水就算漫过「第一层河堤」,也能被束在两岸原有更高的「第二层河堤」内。
并且检索了其它郑州金水河改造的现场施工图,对比发现的确存在类似设计,而干挂石材的「原河道内壁」变为「人行道内壁」后,也修筑了供行人到达亲水的通道,和可休憩的台阶。
另外,被网友称干挂石材肩比高铁的造价,高赞也已说明,三十多亿是整个河道整治工程费用,非干挂一项,干挂石材各地约 400 元每平方米。
结合河南网友的说明,和图上看到的半成品效果,借鉴「清溪川」的改造说法可能性蛮高,目前,当地官方表示在核实情况。
补充
搜到了部分此前金水河「清溪川式」改造的讯息,改造形式上官方应该是有参考。
有网友提及,金水河是臭水沟,质疑改造意义,其实「清溪川」改造前情况更糟糕,除开是汉城老城的臭水沟外,因为城市化极速发展,部分河段还被高架桥覆盖,变成了地下暗河。(改造是在近二十年前,只能找到部分包浆图片)
多个回答也说明,本次改造是在 2021 年河南 720 暴雨之后,对郑州城市排涝功能的梳理,并非单独给河道内壁挂石材图好看,金水河改造蓝本「清溪川」采用的阶梯河道形式,本身也是为了增强河道整体防洪蓄水能力,彼时韩国还配合改造,沿河道设置了检测水位的传感报警装置来健全洪水预警系统。
至于「郑州天量烂尾楼」问题,知乎上普遍是同情受害者,对开发商相关部门追责的态度,但前有 720 暴雨,基于梳理城市排涝功能的基础建设与其并不矛盾。
当然,以上仅是根据现有网传图文的推测,更多还是等待官方核实后的通报吧。
07.10 更新 官方通报
提炼一下几个重点
● 改造目的「解决金水河排涝能力不足,设施陈旧,服务功能缺失等问题。」改造后金水河防洪能力能从 5 - 50 年一遇,提升为 100 年一遇。
● 根据河道整治断面示意图,确实有类似前文提及的「清溪川」阶梯式河道,原河道区域改造为「第一层河堤」后可供行人通过,日常水位是在「第一层河堤」以下。
● 干挂石材是基于行洪考量,行人安全,美观实用多方考虑,此项占总投资 0.2% ,且为「先挂石材后灌浆」工艺,非常规干挂,有较好耐水性。之所以强调能防水,是因为若暴雨形成洪水,河面可能溢出没过行人通行的「第一层河堤」到达挂石材的「第二层河堤」的内壁。
官方发布的改造好的河段还挺漂亮,最重要还是提升了防洪能力,有 720 暴雨前车之鉴,真不能归为个别自媒体口中的「面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