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从你我他开始
1、大力节约资源,不使用或少用一次性饭盒、筷子等消费品,不浪费纸张。
2、大力节约能源,不浪费水电,随手关灯、随时关紧水龙头。
3、使用环保电池,防止汞、铬污染、慎用洗涤剂,减少水污染。
4、自觉保护生活环境,积极参与社会绿化美化活动,保护绿地、花木。
5、建议垃圾分类,清理“白色”污染,把废塑料袋打个节再扔进垃圾箱。
6、建议文明行为,从我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保护绿色环境。
7、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或步行,减少空气污染;使用无铅汽油,购买小排气量的轿车。
中国以碳达峰、碳中和的引向与制约,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保护,为破解全球气候治理与社会经济发展困境提供了方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绿色低碳发展尤其是抓住绿色低碳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创新为驱动,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广泛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是实现碳达峰目标及碳中和愿景的基础支撑,而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又是保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和根本性整体性好转的必要前提,同时良好的生态环境又会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在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上,一方面需要通过低碳产业转型、低碳技术创新、绿色金融创新等,带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环境等各个部门的绿色低碳转型和升级,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基于低碳绿色循环经济理念并借助智能化,将有望加快形成新型生产方式,以碳排放核查、碳中和认证为代表的绿色低碳型服务业将成为新兴产业,为不同主体提供更有竞争力的市场、更绿色的就业机会。
在高品质生活上,碳达峰、碳中和不仅关系到产业、教育、就业、社会公平等民生议题,需要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要倡导绿色采购、旧物回收、节水节电、“光盘行动”和零碳出行等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并促进其成为公众普遍行为和社会新风尚。
在高水平保护上,碳达峰、碳中和是保证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和根本性整体性好转的必要前提,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全面提高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气候韧性,加快建设生态适宜的人居环境,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人心齐,泰山移”。应对气候变化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中国将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各自能力原则,推动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携手各国共创清洁美丽的世界
1)矿山资源开发利用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矿产资源规划、地质环境保护规划。不在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及其附近采矿,且矿山开采没有对主要交通干线和旅游公路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内的地貌景观造成影响和破坏。
(2)矿山建设项目按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质灾害评估,制定相应的保护方案。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生产方式。
(4)矿山开采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有一定的处理措施,确保达到国家和省的有关标准。
(5)闭坑矿山应实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
众所周知,随着矿山的开发和利用,矿山环境问题和因其引起的各种次生地质灾害现象已逐步显露端倪,有的还造成严重后果。使人们意识到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所面临的严峻形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虽然国家对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相当重视,但仍有不少无证盗采、滥采的非法采矿者,为一己之利而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不断埋设新的“定时炸弹”。
(2)由于以往经济体制的原因,形成所谓的群众大办矿山的混乱局面,进而遗留下大量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
(3)地方保护主义、多头管理、执法不严等,不能使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严重影响环境保护工作。
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不应再走已往开发一破坏一治理一恢复的老路子,那样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我们要创新观念,因此,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的领导结合党的十六大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精神,提出了“绿色矿山”的概念。
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
(2) 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推动能源节约,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矿产资源节约和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全资源高效利用机制。
(3) 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4)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5) 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
(6) 发展绿色环保产业
阻碍我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因素包括
1. 人们的传统心理。
2. 顾忌别人的态度和说法。
3. 掌握科技手段的滞后。
4. 个人的懒惰心理。
我觉得从这件事情上看我国公众环境意识依然不够。很多人在宣传环保,但宣传方面仅限于几种。很多人认为环保就是多植树造林,进行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这样的事情上,并且很多时候觉得这些事情做不做没有什么关系。大部分人包括许多专业人士都很难从大的角度理解环保。
目前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的主要措施有:
①强化农业环境管理,制定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规,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管理体制。
②积极防治工矿企业(包括乡镇企业在内)的“三废”污染。
③防治农药、化肥污染,积极推广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大力发展有机肥、复合肥,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④制定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发的技术经济政策。
⑤加强农业环境监测网建设。
说到广东,是全国Gdp最高的省份,全国四个一线城市,广东就占了两个。这是深圳和广州。还有就是韶关,是民国时期的省府,也是广东的重工业城市,那么说到重工业,就不得不说韶钢集团了,它是省直属的大型冶炼钢铁厂,拥有三万多职工。那么说到大型钢铁厂,那么它的原材料都是哪里来的呢,这就不得不说,它的大部分原材料,都是来自韶关当地的大宝山了,大宝山位于韶关的曲江区,几乎全部大山里的底下,都藏着丰富的矿藏资源。
广东有矿山啊。
怀集中州有的是矿山,什么铁矿、金、银、铜、锡、钨······都有哦。
扩大宣传力度,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植树造林种草,提高绿化率。
退耕还林还草,营造三北防护林工程。
生态退耕,恢复自然植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建设海防林,人工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保持水土。
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对林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利用率。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我国城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城市绿色文明,提升城市品位,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森林城市是一个城市的绿色名片,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是增加城市绿色GDP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