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人员应知法守法,维护国家利益和金融安全,履行法利义务,保守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尊重创造,保护知识产权和专利。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活动信息,拒绝作假。
从业人员应规范操作,认真执行上级指令。执行中如发现可能发生违章违纪行为,或可能导致风险时,应立即向上级报告或超级报告。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取得任职岗位应具备的资格。
从业人员应遵循公平竞争,恪守“客户自愿”原则。自觉抵制低价倾销、贬低同业、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手段。
从业人员应做到客户至上,诚实守信,优质服务。执行首问负责制,热情接待,语言文明,举止大方。尊重隐私,不因客户性别、肤色、民族、身份等差异而优待或歧视。
从业人员应热心公益,奉献爱心,公私分明,勤俭节约。
从业人员遇到利益冲突,应主动回避。办理授信、资信调查、融资等业务的从业人员,在涉及亲属关系或利害关系人时,应主动提出回避。不从事与本机构有利害关系的第二职业。
从业人员投资股票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机构有关规定。从业人员不得利用内幕消息买卖有相关关系的上市公司股票;不得挪用公款和客户资金买卖股票;不得用个人消费贷款(如住房,汽车贷款)买卖股票。
从业人员应自觉抵制欺诈、非法集资及商业贿赂,拒绝黄、赌、毒。在社会交往和商业活动中,廉洁从业,不得接受或给予客户任何形式的非法利益。
从业人员应自觉抵制内幕交易,不得利用内幕消息牟取个人利益,不得将内幕消息以明示或暗示的形式告知他人。拒绝洗钱,及时报告大额交易和可以交易,履行反洗钱义务。
要求单位领导廉洁自律,奉公守法。重点岗设置举报箱,公开项目标价,公开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等。
如医疗卫生机构。严厉打击医疗行业的不正之风,严禁医务人员收受患者“红包”、礼物等,实行药物价格公开,打击医务人员利用职权吃药品回扣款行为,或开绿灯违规为病人越级转院等。
在开
贪污受贿,给他人和单位输送利益等都属于违反国有企业廉洁从业规定。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中关于廉洁从业行为分别从维护国家和出资人利益、维护国有企业利益、防止可能侵害公共利益和企业利益行为的发生、规范职务消费行为、加强作风建设等五个方面,规范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廉洁从业行为。
1、贪污一根针,刺痛百姓心。
2、奢侈折富,俭朴养廉。
3、莲因洁而尊,官因廉而正。
4、廉洁自律,从我做起。
5、不准私存私放公款。
6、明礼守信,清正廉洁。
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8、怀律己之心,修为官之德。
9、加强廉政建设,塑造环保形象。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证券行业的诚信与廉洁越来越受到关注。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证券廉洁从业管理规定,这不仅是职业操守的体现,也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基石。
作为投资者,我们常常会关心自己的投资是否安全,资金是否被妥善管理。而这一切的保障,都离不开证券从业人员的廉洁自律。廉洁从业管理规定的出台,旨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投资者权益。通过这些规定,我们能够发现其中所传递的几个重要信息:
在具体条款上,这些规定涵盖了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违规处理及奖励惩罚机制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核心内容: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规定的意义,我们可以看看一些实际案例。比如在2019年,某证券公司由于内部员工违规操作,导致客户资金受损,最终被监管机构重罚。通过这样的事件,我们能够看到,缺乏廉洁从业意识的行为最终不仅损害了客户权益,也对公司自身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我看来,证券行业的廉洁从业管理规定不仅仅是一个法律条款,它更代表了一种行业文化的建设。每位从业人员都应当把这些规定内化为自觉行为,始终将客户利益放在首位。提高个人和团队的廉洁自律意识,确保金融市场的公正、高效,让每一位投资者都能享受到应有的服务。
作为从业者,我们应该主动学习和遵守这些管理规定,并在日常工作中践行廉洁从业的理念。以下是一些建议:
证券行业的稳健发展离不开每一位从业者的努力和自律。通过理解和践行证券廉洁从业管理规定,我们不仅为了自己争取了良好的职业前途,更为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作出了贡献。希望通过这篇分享,大家能更加深入理解这些规定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工作中付诸实践。
廉洁从业教育是指为了提高从业人员的廉洁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其内容包括:法律法规教育,使从业人员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法律纪律;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从业人员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廉洁意识培养,加强从业人员对廉洁从业的认识和重要性;风险防范教育,提高从业人员对廉洁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案例分析教育,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从业人员警示和反思自身行为。通过这些内容的教育,可以有效提升从业人员的廉洁从业意识和素质,维护行业的良好形象和发展。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坚持崇廉拒腐,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坚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对党忠诚老实、自觉接受监督,是党组织对每个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任何人都没有不接受监督的特权。
我以真诚宣誓:
本人在职期间,愿意自觉遵守企业的《廉洁保密协议》,保持清正廉洁,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做廉洁自律的好榜样!
廉政风险,是指干部职工在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由于警觉性不高、依法依规办事的自觉性不强或者因管理、监控等机制、制度不严密,执行不到位,而可能引发不廉洁行为或违纪违法行为的风险。
廉政风险主要包括岗位职责风险、外部环境风险、制度机制风险、思想道德风险。
岗位职责风险,是指由于岗位职责的特殊性及存在思想道德、外部环境和制度机制等方面实际风险,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或不作为,构成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主要表现为:不履行“一岗双责”,或履行不到位;违反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谋取私利;违反民主集中制,独断专行或软弱放任;失职渎职、不作为或滥用职权等。
外部环境风险,是指为了达到行政或经济结果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的,行政或经济管理对象可能对相关人员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导致相关人员行为失范,构成失职渎职或“以权谋私”等严重的廉政风险。
制度机制风险,是指缺乏工作制度的明确覆盖和工作程序的明确规定以及未对工作时限、标准、质量的明确约定,个人自由裁量空间较大,缺乏有效制衡和监督制约,可能造成行使权力失范管理,行政行为失范,构成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主要表现为:未能根据改革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需要,及时完善和认真执行各项制度,造成部门制度可操作性不强,贯彻落实不到位;部分机制缺乏相互支撑、相互制约,约束力和监督力的作用不明显,不能形成有效的常规工作措施。
思想道德风险,是指因私欲、私利等自身思想道德偏误或因亲情请托等情节,可能造成个人行为规范或职业操守发生偏移,行政管理行为失控,或授意他人违反职业操守,导致行政行为结果不公正、不公平,行政行为对象利益受损或不当得益,构成“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主要表现为: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素质低;背离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乐,阳奉阴违、我行我素,独断专行、软弱涣散,以权谋私、骄奢淫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