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应急中心是一个负责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监测及应急救援工作的机构,也被称为地灾应急中心。其主要职责是:
1. 监测地质灾害:通过各类监测手段,包括卫星遥感、地面观测、传感器等,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其发展趋势,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演变趋势,为地质灾害预警和应急救援提供数据支持。
2. 预警地质灾害:通过数据分析、监测、预测等手段,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提醒公众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3. 开展救援工作:在地质灾害发生后,负责调度、组织、指导和协调救援工作,快速响应,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和应急设备进行救援,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质灾害应急中心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成立可以为发生突发性地质事件提供快速反应和应对能力,大大提高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其主要内容包括:
1.地质灾害监测、预防重点;
2.地质灾害危险点的威胁对象、范围;
3.地质灾害危险点的监测、预防责任人;
4.地质灾害危险点的预警信号;
5.抢险救灾的领导指挥系统、组织机构和责任分工;
6.死伤人员救护处理与受灾人员转移安置;受灾财产转移路线;
7.灾区通信、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生命线工程的维护与修复;
8.灾区治安保障;灾区卫生防疫;
9.灾区基本生活保障等。
制定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保障突发性灾害发生后,能及时有序地进行各项抗灾、救灾工作,维持灾区秩序,尽快恢复各种社会功能,避免瘫痪或严重混乱,减少灾害破坏损失,并为灾后重建创造有利的环境或基础。
以下是一份常见的地质灾害应急物资清单,供参考:
1. 食品和水源:
- 食品:干粮、罐头食品、能量棒、饼干等非易腐食品。
- 水源:瓶装水、水过滤器、水消毒片等。
2. 应急工具和装备:
- 手电筒和备用电池。
- 多功能工具。
- 手动收音机。
- 手持式GPS导航仪。
- 防水打火机和蜡烛。
- 急救包和药品。
3. 通信设备:
- 手机和备用电池。
- 无线对讲机。
- 可充电的便携式充电器。
4. 应急避难和保暖用品:
- 帐篷或防水帐篷。
- 睡袋或毯子。
- 防寒衣物和雨具。
- 防蚊虫用品。
5. 救援工具:
- 救生绳和绳索。
- 折叠铲和锹。
- 手动泵和水桶。
- 救生衣和救生圈。
6. 个人卫生用品:
- 洗漱用品。
- 卫生纸和湿巾。
- 防蚊虫用品。
7. 重要文件和备份:
- 身份证、护照等重要证件的复印件。
- 重要文件和合同的复印件。
- 电子文件的备份。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基本的地质灾害应急物资清单,具体的物资需求可能因地理位置、灾害类型和个人需求而有所不同。在准备应急物资时,建议根据当地的灾害风险和个人情况进行评估,并确保物资的储备和更新。
县级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处置中心的级别是股级,也有高配为副科级的。县(市、区)级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主要负责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应急技术处置和应急平台管理工作,承担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巡查排查、宣传培训等地质灾害应急和防治工作。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一般指的是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是由县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编制的,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县级以上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目前属于保密文件,一般不对外公布。 地质灾害防灾预案一般指的是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预案,需要制定地质灾害隐患发生时的具体巡查、监测、应急处置、预警信号、逃生路线、避险救险措施,并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预案到位、人员到位。防灾预案应公布于众,并组织进行应急演练。
根据应急预案,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灾情4个等级,分别对应Ⅰ、Ⅱ、Ⅲ、Ⅳ级应急响应。
1、救援装备类:顶升、破拆、扩张、剪切、动力、各类建工工具等。
2、通讯装备类:海事卫星电话、车载电台、无线网络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对讲机等。
3、交通保障类:地震救援装备车、通讯指挥车、各类越野车等。
4、个人防护装备类:各类救援服、三季户外工作服、各类训练鞋、防穿刺靴、头盔、面具、防割手套等。
5、工具类:GPS、罗盘及指南针、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照明、背包、帐篷、睡袋等。
6、医疗急救类:各类担架、急救工作台、夹板、急救药品等。
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是针对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为实现减轻或避免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化解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危机,而采取的非常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或行动。应急防治是现阶段我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举措。
您好,地质灾害应急桌面演练方案及流程如下:
一、方案制定
1.明确演练目标:制定演练目标,包括演练主题、演练时间、演练地点、演练人员、演练内容和演练效果等。
2.明确演练程序:制定演练程序,包括演练前准备、演练过程、演练后总结等。
3.明确演练内容:制定演练内容,包括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流程、应急处置人员职责等。
4.明确演练要求:制定演练要求,包括演练的真实性、紧迫性和科学性等。
二、演练流程
1.演练前准备
(1)召集演练人员,对演练内容进行讲解和说明。
(2)组织演练人员进行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和训练。
(3)检查演练设备和工具,确保设备和工具运行正常。
2.演练过程
(1)模拟地质灾害发生,启动应急预案。
(2)按照应急处置流程进行应急处置,包括人员调配、物资调配、救援行动等。
(3)评估应急处置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3.演练后总结
(1)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总结应急处置经验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流程。
(3)评估演练效果,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三、注意事项
1.演练要真实可行,注重实践性和科学性。
2.演练要紧急,模拟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尽快启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流程。
3.演练要科学,注重应急处置策略和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演练要有针对性,注重演练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处置经验。
江西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是2020年6月23日实施的。该应急预案由总则、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分级、预警工作机制、应急处置及救援、应急保障、预案管理、责任与奖惩和附则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