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比理论更重要》
书本上的“蛋糕”,上面写着“一种甜点面食”——这叫理论。
你去甜品店买来一块蛋糕,亲自品尝,然后发现它是甜的——这叫实践。
实践的对象是具象化的蛋糕;而理论的对象,是蛋糕抽象化的样子,即概念。
这说明实践和理论的一个区别点:二者研究的对象不同,一个是研究具象化的事物,另一个研究该事物抽象化的样子。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物质世界,我们居住的地球,是由71%的海洋和29%的土地组成,其中海洋和土地都属于物质。
之后出现的细胞,生物,动物,人类,也都属于物质。
研究物质抽象化概念的理论,是在有了人类之后出现的。
但在此之前,世界上已经在发生着各种实践行为,直到人类出现以后,研究物质抽象化概念的理论才逐渐出现。
也就是说,物质、实践、理论三者之间先后发生的顺序关系是:物质>实践>理论,没有物质,任何实践行为不会有意义,因为没有研究对象,也就不存在实践收获和经验。
而没有这些经验和收获,物质的抽象化研究也就无从获得。
有人会说,我没亲口尝过蛋糕,但从书本上的理论可以知道,蛋糕是一种甜点面食。
这是否能够证明,抽象化的理论研究,不需要依附实践也能存在呢?或者说它是跟实践的并列对等的关系呢?
不能说明,因为写这本蛋糕书的作者,对于蛋糕的概念,也是在实践中获得的,然后才能将它抽象化!
如果不进行实践,则无法获得!
所以从依附关系的角度上讲,理论是依附在实践上的,二者是依附关系,起主导作用的是实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所以实践更重要。
伟大领袖,革命导师毛泽东曾经说过,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理论有很多种,每一条理论都需要被检测,只有最真实有效的理论,才被称之为“真理”,而检验“真理”的唯一有效标准,却是实践!
也就是说,实践对“真理”起筛选淘汰的作用!
按科学的世界观,我们可以知道,世界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从它的时间线上看,存在以前的“旧真理”,那就一定会有现在的“新真理”。
当一条旧真理,通过不了“实践”的检验后,它就会被淘汰,由实践重新检验的新真理所替代。
所以,实践是掌握理论杀生大权的唯一标准,对于一条理论是否继续发展,还是被淘汰,实践掌握着重要决定权!
这是实践比理论重要的第二个原因!它们对彼此决定权的能力中,实践的决定权更高。
历史上有不少名人的失败经历,都是源于他们认为理论比实践更重要,所以只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理论中,而不是实践上,殊不知,即使是真理,也无法直接对现实起到一丝一毫的改造作用,如同将宝物束之高阁。
而只有实践,哪怕只是一丝一毫,也能对世界进行改造。
比如中国古代熟读兵书,最擅纸上谈兵的赵括,他对书本上兵法之道了如指掌,鲜被人难倒过,但他却没任何一次战争实践的经验,只在人生中唯一一次的战争实践中,兵败如山倒,死于敌军乱箭之下,再没有第二次实践的机会。
他从书本上学到的兵法理论,最后并没能救他于现实战乱的水火之中,没能帮他逆风翻盘,没能改变战势。
而同样是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项羽,《史记.项羽本纪》上写他从小跟项梁学兵法,略知其义,不肯竟学,但就是这样兵书不肯竟学的项羽,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寓意着战争背景的成语: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这些都是他从实践中获得的胜利,从一个口出狂言的小伙,到独占楚河一面的西楚霸王,项羽靠得都是实践。
而在西方文学作品中被称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矮子”的哈姆雷特,任凭他思想深邃如夜空,洞察力深刻如斧凿,对他的生活现状都没有一点改变。
所以,“实践可以直接改造世界,无需依赖理论,而理论想要改造世界,必须依赖实践”这是实践比理论重要的第三个原因。
既然实践比理论更重要,那么该如何进行实践?
至少该做到这两点,一,实践的方法论;二,实践的持久性。
一,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任何领域里的事,都有其专门的技巧性,而这技巧性,就是其入门的秘密,即做事的方法论,只有学会这种方法论,就如鱼儿入水,能更好地进行实践。
所以,要想正确地实践,首先要掌握方法论。
二,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后的结果,技巧性再高深的事物,经过大量实践后,都可以掌握;技巧性再粗浅的事物,不进行量变的实践积累,也无法完全掌握,正如赵括熟读兵法,是因为他大量阅读的结果,而他之所以战败,也是他没有真正领兵作战过一次的缘故。
所以,要想实践有效果,必须进行量变的积累!
童话是儿童文学中比较特殊的一种文学体裁.童话是充满幻想性和想象的,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都能自然而然的体会到童话中的寓意,并且引导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冬夜读书示子聿》,作者陆游。这是陆游的一首教子诗,名字叫《冬夜读书示子聿》,作于宁宗庄元五年(公元1199年)底。诗人就知识的获取,从两方面谈了自己的看法:一是要花气力,一是“要躬行”。诗中表达的思想不仅是冬夜读书的体会,更是诗人勤奋学习的经验总结。
例子:1840年——到辛亥革命因为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而不断失败,共产党因为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而使中国成功,建立了新中国。
2、理论是实践的方向3、理论是实践的先导 4、理论指导实践 5、理论先于实践 6、理论是实践是升华 7、理论先行 8、理论总结实践。
实践重要的理由: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实践是理论的源泉 3、只有正确的理论才能有正确的实践 。
4、错误的理论指导实践,误国误民、失败不停。
供给学派强调供给决定,即供给决定价格,从而决定需求。研究供给学派理论有利于宏观经济决策的确定和实施。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就有采用供给学派理论的倾向。
供给学派的开创性分析与探究?
供给学派亦称“供给经济学”、“供给方面经济学”。着重从供给方面考察经济现状和寻求对策的一种经济理论。
供给学派对美国的意义?
该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因而得名,该学派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
供给学派的观点主张?
供给学派着重分析税制对生产要素供给和利用的效果。他们指出,经济主体从事经营活动所关心的并不是获得的报酬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对实践又具有巨大指导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实践导向。这一思想不仅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而且是一个指导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阔步前进的战略体系,在指引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展现出巨大的现实解释力和实践引领力,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之旗、精神之魂。
读原著,把原著本身含义读明白,不断章取义,要通读细读,把原著中的理论思想和现实相结合,活用在日常工作中,日积月累的把工作方式改善改进。学原文,学习实践相结合,把原文中的优秀经验做饭运用到实际中去,在思想上做到清晰正确,行动上做到实事求是,做一名真抓实干的党员干部。悟原理,领悟含义,不懂要问,不作表面工作,把原理和现在的时代相结合,理解出符合当代的理论,加强调研,不做纸上谈兵,做到悟,要真正明白其中道理。
理论与实践都很重要,不仅要在实际中做好实践,在工作前也要做好理论基础,加强理论的学习,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学习中,更是做了要求,要加强党员的理论学习,多读书读好书,用理论武装头脑,即使充分掌握当前形式,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更要认识到,加强理论学习的重要性,提高个人素质,在新时代紧跟党的步伐,继续开拓进取。
答:是先实践再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生产实践、科学实验实践以及处理人与人关系的等实践活动决定了理论的产生发展。实践决定认识(理论),即实践是理论的来源,是理论的目的和动力,也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会计是实践比理论重要。书本交的是理论知识,但从业后,发现理论很多用不上在工作上。例如如何报税,如何去跑税局,跑银行等。而且没有实践经验很难找会计工作。所以学生时期会计实习阶段很重要。
有人说实践重要,因为行动永远比说话时实际,不断实践就是不断积累经验;
也有人说理论重要,因为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没有基础怎么去实践;
还有人说都重要,需要相辅相成,二者结合缺一不可。
新时代文明实践是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是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
文明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
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