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产量表如何填写?

时间:2025-01-10 03:57 人气:0 编辑:81矿产网

一、员工产量表如何填写?

员工产量表根据员工在工作时间内生产的合格产品的数量填写在表格中或记录单上。

二、工作量表如何填写?

工作表现:员工忠诚度、工作态度、员工职业素养、部门间沟通协作表现、对企业其他贡献等,由部门领导填写。

三、现金流量表填写?

一、经营活动

1、收到现金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

①内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含销项税金、销售材料、代购代销业务)。

②依据: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现金、银行存款。

③公式:主营业务收入+销项税金+其他业务收入(不含租金)+应收账款(初-末)+应收票据(初-末)+预收账款(末-初)+本期收回前期核销坏账(本收本销不考虑) -本期计提的坏账准备-本期核销坏账-现金折扣-票据贴现利息支出-视同销售的销项税-以物抵债的减少+收到的补价。

(2)税费返还

①内容:返还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

②依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补贴收入、应收补贴款、现金、银行存款。

(3)收到其他经营活动

①内容:罚款收入、个人赔偿、经营租赁收入等。

②依据: 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现金、银行存款。

2、支付现金

(1)购买商品、接受劳务

①内容: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扣除购货退回、含进项税)。

②依据: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

③公式:主营业务成本+进项税金+其他业务支出(不含租金)+存货(末-初)+应付账款(初-末)+应付票据(初-末)+预付账款(末-初)+存货损耗+工程领用、投资、赞助的存货-收到非现金抵债的存货-成本中非物料消耗(人工、水电、折旧)-接受投资、捐赠的存货-视同购货的进项税+支付的补价。

(2)支付职工

①内容: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劳动保险、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其他福利费(不含离退休人员,在其他)。

②依据: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现金、银行存款。

③公式: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工资及福利费+应付工资减少(初-末)+应付福利费减少(初-末)。

(3)支付的各项税费

①内容:本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四税”等各项税费(含属于的前期、本期、后期,不含计入资产的耕地占用税)。

②依据:应交税金、管理费用(印花税)、现金、银行存款。

③公式: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已交增值税等。

(4)支付其他经营活动

①内容:罚款支出、差旅费、业务招待费、保险支出、经营租赁支出等。

②依据:制造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

二、投资活动

1、收到现金

(1)收回投资

①内容:短期股权、短期债权;长期股权、长期债权本金(不含长债利息、非现金资产)。

②依据: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现金、银行存款。

(2)投资收益

①内容:收到的股利、利息、利润(不含股票股利)。

②依据:投资收益、现金、银行存款。

(3)处置长期资产

①内容: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包括保险赔偿;负数在“其他投资活动”反映。

②依据:固定资产清理、现金、银行存款。

(4)收到其他投资活动

①内容:收回购买时宣告未付的股利及利息。

②依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现金、银行存款。

2、支付现金

(1)购建长期资产

①内容: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分期购建资产首期付款(不含以后期付款、利息资本化部分、融资租入资产租赁费,在筹资活动中)。

②依据: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

(2)支付投资

①内容:进行股权性投资、债权性投资支付的本金及佣金、手续费等附加费。

②依据: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现金、银行存款。

(3)支付其他投资活动

①内容:支付购买股票时宣告未付的股利及利息。

②依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三、筹资活动

1、收到现金

(1)吸收投资

①内容:发行股票、发行债券收入净值(扣除发行费用,不含企业直接支付的审计、咨询等费用,在其他中)。

②依据:实收资本、应付债券、现金、银行存款。

(2)收到借款

①内容:举借各种短期借款、长期借款收到的现金。

②依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现金、银行存款。

(3)收到其他筹资活动

① 内容:接受现金捐赠等。

②依据:资本公积、现金、银行存款。

2、支付现金

(1)偿还债务

①内容:偿还借款本金、债券本金(不含利息)。

②依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现金、银行存款。

(2)支付股利、利息、利润

①内容:支付给其他单位的股利、利息、利润。

②依据:应付股利、长期借款、财务费用、现金、银行存款。

(3)支付其他筹资活动

内容:捐赠支出、融资租赁支出、企业直接支付的发行股票债券的审计、咨询等费用等。

四、新西兰矿产资源如何

随着全球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新西兰作为一个富含矿产资源的国家备受关注。人们对于新西兰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充满期待,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考验。本文将探讨新西兰矿产资源的现状、挑战以及未来发展前景,希望能为对该领域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信息。

新西兰矿产资源的现状

新西兰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带,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金、铁矿石、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其中,金矿资源储量巨大,被誉为“黄金之国”。除此之外,新西兰还具有独特的硅砂、石英、滑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然而,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新西兰对矿产资源开发采取了更为谨慎的态度。环保法规日益完善,对矿产资源的开采进行了一系列严格监管,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为首要任务。

新西兰矿产资源的挑战

然而,新西兰矿产资源的开发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矿产资源的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挖掘矿藏会导致土地破坏、水资源污染等问题,对周边生态系统构成威胁,因此急需寻求环保友好型的开采方式。

其次,矿产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先进的采矿技术支持,这对于新西兰这样一个小国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何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引进先进的技术,成为新西兰矿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此外,全球矿产市场的波动也给新西兰的矿产资源开发带来了不确定性。市场需求的变化、价格波动等因素都会影响新西兰矿业的发展,如何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努力。

新西兰矿产资源的未来发展前景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新西兰矿产资源仍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随着绿色矿业理念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的倡导,新西兰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环保理念的引入等手段,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未来,新西兰矿业或将朝着多元化、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不仅局限于传统的矿产资源开采,还会注重矿业与科技、环保等领域的融合,实现绿色、智能化的矿业发展。

同时,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法规体系,加强合作,推动新西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环保理念等方面取得突破,新西兰矿产资源才能实现更好的开发利用和更长远的发展目标。

五、工程量表达式怎么填写?

工程量表达式可以这样填写,首先,根据工程量表达式的填写规定和要求,填写工程量表达式的主要内容,其次,有需要强调和补充的进行强调和补充填写

六、现金流量表怎么填写啊?

一、 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四、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 注: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8、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 一般无数据。 五、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 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本期借方发生额+银行手续费 六、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汇兑损益 有需要我可以发电子版的现金流量表给你,有公式可以运用

七、现金流量表年报怎样填写?

你好,我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一、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 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7) }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

你会了吗?希望能够帮到你。

八、如何测量表厚度?

手表里的尺寸单位是毫米mm,表盘的直径40也就是4厘米。 一般男士手表直径在32到50毫米之间,但是大多数男士选择的手表直径为38到44毫米。 手表尺寸的算法包含:

1、表面直径:使用布尺左边的刻度对齐手表的边缘,并看准右边 的刻度。

2、手表厚度:手表的厚度可直接 用直尺测量。

3、手表总长:标好起点刻度,用布尺绕手表一圈,即可测出手表总长。

4、表带宽度:用布尺测量链接腕表顶端的表链,测出表带的宽度。

九、katzadl量表如何评分?

分为7级,

A级功能最好,G级功能最差

良-A B-完成5项

中-CD-完成4-3项

差-EFG-完成2-1项

十、计量表如何送检?

计量表送检流程:

1.针对新采购的计量器具,应在采购时提出需供应商提供经确认合格的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计量技术机构出具的检定 / 校准证书,计量部门应对证书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验收;若有条件,也可由企业计量部门统一委外送检或自检。无论自检、外检或由供应商送检,都应考虑送检的方便性、及时性和费用,由于验收不合格带来的后续费用应责成供应商支付。

2.在保证检定 / 校准质量的前提下,企业可综合考虑送检的经济效益和时效性,针对数量大、使用频繁的通用类计量器具,按JJF1033-2016《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建立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开展内部校准,以节省外送检费用和时间。

3.根据企业计量器具的类别及数量和企业性质,考虑企业计量人员配置和当地计量技术机构资源,企业可采用“托管”方式选择质量、价格、服务最优的计量技术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统一负责企业计量器具的委外送检;也可分别与各计量技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各自优势,将不同计量器具送检不同计量技术机构。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Copyright © 2024 81矿产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