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现是指将未来的钱折算到现在。
折现率是指将未来的钱折算到现在所使用的利率。
折现系数是指在具体年限及利率已知的情况下,折算到现在的系数。
年金现值系数公式:PVA/A =1/i-1/[i (1+i)^n]。其中i表示报酬率,n表示期数,PVA表示现值,A表示年金。年金现值系数,就是按利率每期收付一元钱折成的价值。也是知道了现值系数就可求得一定金额的年金现值之和。
折现系数是折现率和时间的函数,是未来资金换算成现在资金的换算系数。
1.年金现值系数=[1-(1 i)-n]/i =【1-(1 12.3%)∧5】/12.3%2.复利现值系数=(1 i)^−n=(1 12.3%)∧5
折现系数计算公式:R=1/(1+i)。R=折现系数,i=折现率,n=年数。折现系数是一个货币单位复利值的倒数,也是折现系数和年数两者的递减函数。
折现系数是一个货币单位复利值的倒数,也是折现系数和年数两者的递减函数。如,1元人民币,按10%的复利率计算,10年后的复利值为2.594元。因此,10年后1元人民币的价值,就是1/2.594=0.386元。这就是折现率为10%的情况下,把10年后的货币折成现值的折现系数。将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乘以折现系数即得现值。
折现系数计算公式:R=1/(1+i)。
R=折现系数,i=折现率,n=年数。
折现系数是一个货币单位复利值的倒数,也是折现系数和年数两者的递减函数。
在实际工作中,折现系数可由“折现系数表”查得。折现系数是一个货币单位复利值的倒数,也是折现率和年数两者的递减函数。如,1元人民币,按10%的复利率计算,10年后的复利值为2.594元。
因此,10年后1元人民币的价值,就是1/2.594=0.386元。这就是折现率为10%的情况下,把10年后的货币折成现值的折现系数。将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乘以折现系数即得现值。
1、概念不同
折现,将未来收入折算成等价的现值。该过程将一个未来值以一个折现率加以缩减,折现率应恰当地体现利率。
折现率是特定条件下的收益率,说明资产取得该项收益的收益率水平。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收益率越高,意味着单位资产增值率高,所有者拥有资产价值就低,因此收益率越高,资产评估值就越低。
折现系数,又称一次偿付现值因素或复利现值系数,指根据折现率和年数计算出来的一个货币单位在不同时间的现值。折现系数和复利终值系数互为倒数,是折现率和年数两者的递减函数。
2、内容不同
折现是指将未来的钱折算到现在,折现率是指将未来的钱折算到现在所使用的利率。折现系数是指在具体年限及利率已知的情况下,折算到现在的系数。
例:已知未来10年内每年有1万元的收入,同期银行利率为5%,则折现系数为(P/A,5%,10),这叫普通年金现值系数。
例:已知在第10年后将有10万元的收款,则10年后的10万元在现在的价值是10*(P/S,5%,10),(P/S,5%,10)叫做复利现值系数 P,是现值 S或F,是终值 A,是每年相等的金额。
3、转换过程不同
折现是将时点处的资金的时值折算为现值的过程。折现又称贴现。贴现是银行的放款业务之一。贴现值是票面金额扣除利息后的余额,即资金在某一时点的时值折算到零点时的值。在经济分析中,把未来的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在的现金流量时所使用的利率称为折现率。
折现系数折现系数是折现率和时间的函数,是未来资金换算成现在资金的换算系数。
折现率是特定条件下的收益率,说明资产取得该项收益的收益率水平。在收益一定的情况下,收益率越高,意味着单位资产增值率高,所有者拥有资产价值就低,因此收益率越高,资产评估值就越低。
折现率(discount rate) 是指将未来有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本金化率和资本化率或还原利率则通常是指将未来无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分期付款购入的固定资产其折现率实质上即是供货企业的必要报酬率。
折现系数计算公式:R=1/(1+i)。
R=折现系数,i=折现率,n=年数。
折现系数是一个货币单位复利值的倒数,也是折现系数和年数两者的递减函数。
在实际工作中,折现系数可由“折现系数表”查得。折现系数是一个货币单位复利值的倒数,也是折现率和年数两者的递减函数。如,1元人民币,按10%的复利率计算,10年后的复利值为2.594元。
因此,10年后1元人民币的价值,就是1/2.594=0.386元。这就是折现率为10%的情况下,把10年后的货币折成现值的折现系数。将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乘以折现系数即得现值。
根据房产的地段,景观,房屋本身的新旧情况,综合的各个系数相乘,才能得到你的房产的评估系数的。
一般不可能是一个的,根据房产的地段,景观,房屋本身的新旧情况,综合的各个系数相乘,才能得到你的房产的评估系数的。有对于不对地区不同的系数。
1.累加法
累加法是折现率确定中最常用的方法。一般来说,折现率应包含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和通货膨胀率。无风险报酬率是指资产在一般条件下的获利水平;风险报酬率是指冒风险取得的报酬与资产的比率。
累加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折现率=无风险利润率+风险利润率+通货膨胀率
其中:风险报酬率=行业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
2.市场比较法
市场比较法是指通过选取与评估对象相同类型或者相近行业或相似规模的资产案例,求出它们各自的风险报酬率或折现率,经过分析调整,按照不同的权数进行修正,并消除特殊因素的影响,综合计算得出被评估对象折现率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太适合高技术企业,在—个通用的定价模型中难以使用。
3.社会平均收益率法
社会平均收益率法通过分析社会平均资产收益率的变动情况来确定折现率或本金化率。运用这种方法能客观反映企业整体资产的收益现值。但是变动系数、风险系数一般不容易测定。
上述方法应用于企业价值评估中折现率的确定上,可以表示为:
折现率=无风险报酬率+(社会平均资产收益率-无风险报酬率)X风险系数
折现率确定方法的重要性:
折现率是运用收益现值法评估企业价值时的重要参数之一,折现率的细微差异,将会导致评估结果的极大差异。因此折现率的确定方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