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周边多少公里范围内不能设置矿权

时间:2025-05-03 10:37 人气:0 编辑:81矿产网

高速路周边多少公里范围内不能设置矿权

没有距离限制,但设置的矿权需要按要求给高速公路留设保护煤柱。

个梵蒂冈

1523

矿业权登记数据存在的问题

2002年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矿产勘查由低潮转向高涨,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得到快速发展,矿产资源开发活动日益活跃。随着矿业经济的迅速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矿业权管理要求的提高,我国矿业权管理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矿业权家底不清、基础数据不准确等问题,日益成为加强矿政管理的主要瓶颈。通过对浙江长兴、重庆南川、山东平邑、辽宁铁岭、云南个旧等典型地区实地考察和与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进行研讨,梳理出矿业权基础数据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一)矿业权边界不清、交叉重叠现象突出

由于技术水平、历史遗留等原因,我国相当数量的矿山存在边界界定不清的情况。由此导致的矿业权交叉重叠、超层越界等情况时有发生,部分地区甚至引发纠纷冲突不断,安全隐患突出。2004~2008年,国土资源部累计查处越界勘查、开采案件达11137起。例如,内蒙古科左中旗玻璃山采石矿胜利采区和嘉鑫采区,因以往划分边界时的技术误差造成近50米宽的争议区,并造成胜利采区安装碎石生产加工设备时占用嘉鑫采区的矿区使用面积,严重影响了嘉鑫采区的正常生产。安徽铜陵马山硫金矿床周边密集分布4个矿界相连的矿山,由于开采同一矿体,采矿权上下重叠,平面矿界重叠相邻,矿山之间保安矿柱因历史原因有的已被开采,采空区相连并未作处理,部分永久封闭墙不时遭破坏,井下作业人员越界行为时有发生,构成了重大安全隐患。四川攀枝花市盐边县地区卷子坪井田、滑石板井田、红果井田等3个小型井田,共设置了8个采矿权,牵涉6个业主,各采矿权之间的矿井生产系统,相互影响,越界现象时有发生,历史上多次发生资源纠纷和引发过安全事故。

据2007年矿业权室内核实整理结果,矿业权坐标交叉重叠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以安徽省探矿权为例,全省探矿权1157个,经检查探矿权与探矿权存在重叠问题23个,占2%。采矿权数据核实整理还增加了与探矿权的查重程序,根据浙江、山东、四川、云南4省的试点数据,4个省采矿权交叉重叠比例分别为:浙江14.2%,山东30.1%,四川40.3%,云南29.9%。

(二)探矿权、采矿权登记库数据缺失错漏严重

2007年以前,全国四级矿业权登记管理机关矿业权审批信息系统未能实现全部联网运行,各地矿业权登记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不一,各级登记管理机关矿业权审批登记数据库处于相互分离状态,造成目前探矿权、采矿权登记库数据缺失、错漏现象十分严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登记库矿业权存在缺失、重复以及无效记录等情况。由于我国四级矿业权登记库尚无法全部实现全国联网,造成了矿业权审批登记信息不能够及时反馈和汇总,我国各级登记库登记矿业权数量不一致的情况一直难以解决,尤其是县级发证的矿业权。以湖南、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州)为例,一些偏远贫困地区,信息化管理程度不足,部分县级颁发矿业权证甚至采用手工填写,根本没有登记库数据;一些地区过期矿业权未办理注销手续,矿业权延续后新旧证号并存于登记库中;还有部分探矿权转采矿权后未办理探矿权注销程序。

(2)两权登记库数据缺失、错误情况普遍。按照当前我国矿业权登记管理制度,两权登记库单矿权登记信息项共有20余项,但受到诸多因素制约,矿业权登记数据库中登记信息更新不及时,湖南、辽宁、贵州、云南、湖北等多省登记库数据缺失、错误情况严重,联系人、电话、通信地址等登记信息变化均无法得到及时更新。

(3)矿业权发证坐标存在交叉重叠。由于矿业权登记库采用的是分级管理、定期更新制度,基层登记管理机关往往得不到最新矿业权登记数据,造成一些不同级别发证矿业权范围坐标存在交叉重叠的现象;还有部分矿业权登记管理机关越过行政区界线设置矿业权;甚至一些地方矿业权登记管理机关存在化整为零分割资源、违规审批和越权发证等问题。多个省区均存在矿业权发证坐标交叉重叠的现象,包括露天采矿权与井下采矿权交叉重叠,以及探矿权与采矿权交叉重叠。

(三)矿业权坐标系统不统一

目前,我国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数据库采用的坐标系既有1954年北京坐标系,也有1980西安坐标系、美国国防部1984年发布的WGS84坐标系,还有采用地方独立坐标系的。我国1998年发布的3个管理办法及国土资源部颁布的相关实施细则尽管要求采用国家的统一坐标系,但是,并未明确采用何种坐标系,按照发布的时间,国家法定统一的坐标系应该是1980西安坐标系。

由于我国大量地质资料为20世纪70年代以前形成的,地质图件、成果报告大多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因此地质矿产系统一般沿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我国的探矿权、采矿权登记库主要采用的也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随着我国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1954年北京坐标系由于系统误差过大,逐渐被1980西安坐标系所取代,目前全国大、中比例尺地形图及绝大部分小比例尺地形图均已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完成的地质填图大多随基础地理数据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如青藏高原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近年来,安徽、山东等部分省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登记了部分矿业权,但未在登记库中予以标记。此外,个别矿政管理人员对于坐标系统的概念认识不清,直接读取GPS坐标(GPS默认使用的是WGS84坐标系)录入两权登记库。不仅如此,宁夏、山西部分矿山企业还使用各自的独立坐标系,福建厦门地区则统一采用的是城市坐标系。

不同的坐标系采用不同的地球椭球体参数,故同样的坐标数字代表地球上不同的实际位置。多个坐标系统的混用,使得探矿权、采矿权登记库中登记坐标不可避免地发生偏差、错误,客观上造成了矿业权实际位置的交叉与重叠。

(四)矿业权实际情况与登记数据项不符

2006年以来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以来反映的问题显示,矿业权实际情况与发证时的登记数据项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砂石、粘土矿最为突出。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是一些矿业权的拐点坐标是换证时后补的,有些拐点坐标数字是人为编造的,虽然矿山暂时与其他矿没有冲突,但是矿的实际位置与登记的范围对应不起来;有些矿业权的拐点坐标是采用图切的方式读出的值,精度远远达不到规定的要求,还有个别矿业权人有意不在法定范围内施工。除矿业权实际位置与法定许可范围不一致外,矿业权实际属性与登记证书其他数据项也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相关资讯
热门频道

Copyright © 2024 81矿产网 滇ICP备2024020316号-55